痔瘡及治療專科中心

肛門直腸膿腫與肛瘺

肛門直腸膿腫與肛瘺均是較少被提及的疾病,其實他們並非罕見疾病,只是很多時容易被誤以為是痔瘡或大腸癌這類較常被報導的疾病,但他們兩者之間亦存在著很多相似之處,到底它們兩者之間存在著怎麼樣的關係呢?

簡介

肛門直腸膿腫指的是肛門黏液分泌腺受細菌感染,發生急性感染並含膿的狀況;

而肛瘺則是指直腸或肛門與肛門附近的皮膚之間所形成通道的情況。

兩者異同

肛門直腸膿腫和肛瘺均會令肛門週邊出現紅腫,並出現有異味膿液或分泌物排出的情況,但兩者的症狀不同之處,在於肛瘺的肛週皮膚會濕痒腫痛,同時會感覺到皮膚出現硬塊,而異味膿液甚至可能伴隨糞便流出;而肛門直腸膿腫會令肛門周邊位置出現疼痛、腫脹、發炎的狀況,患者更有可能出現感染症狀(如:發燒等)。

兩者關係

兩者的另一層關係,在於肛門直腸膿腫其實可以惡化成肛瘺,甚至可以說肛瘺是膿腫的併發症,而且這種情況比你想像中常見。雖然肛瘺還有其他不同的成因(如:克隆氏病、結核病感染等),但肛瘺的形成始終離不開發炎及含膿,而含膿就是肛門直腸膿腫的最直接及的主要病徵;當膿腫沒有被及時治理,越擴越大,壓力及張力變大引致自然穿破,而持續的流膿令傷口無法癒合,就會併發成低位肛瘺。

治療方法

雖然兩者的治療方法均包含為膿腫引流,但它們的治療方法卻不盡相同。

肛門直腸膿腫在發展成肛瘺前,是一塊完整腫脹,因此需要切開膿腫以作引流,並清潔傷口,使其可不受刺激地癒合,避免發展成肛瘺。在少數病情較輕微的情況下,膿腫可能單靠抗生素解決,但在絕大多數的情況下,抗生素都是用作術後的輔助治療,控制含膿狀況,以助患者復原。

當肛瘺的情況已經發生,醫生會根據其位置的高低(即高位或低位肛瘺)以及實際情況,決定使用剖開、掛線引流或填塞的手法作治療。手術後,醫生亦會處方抗生素以控制發炎狀況;而與膿腫不同的是,醫生還會額外處方外用藥物供患者坐浴,紓緩不適狀況。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請問您需要幫助嗎?